员工接私单或员工离职带走客户的情形屡见不鲜,尤其是在国际贸易高度发达的广东地区,更是成为行业内的痛点问题。
【 案情简介 】
本案中,原告是一家以国外市场为主的LED理疗灯研发制造企业,与一家美国客户连续合作8年之久,年订单量超过3000万元。2020年10月份负责对接该客户的业务员突然离职,其负责的客户也不再下单。
【 代理思路及裁判要旨 】
智理所知识产权诉讼团队对案件展开梳理,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,单纯将客户名单认定为商业秘密难度太大。基于通盘考量,最终将诉讼重心放在多年长期交易中,双方之间所形成的较为稳固的交易习惯,包含客户需求类型、特殊经营规律、交易习惯、交易倾向、验收标准、利润空间、价格承受能力等信息难以从公共渠道获得,符合商业秘密属性。
历经五次开庭,法院终审判决:立即停止商业秘密侵权行为,该员工及竞争对手公司共同赔偿30万元经济损失。
备案号:粤ICP备17151194号-1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